2017/08/22
· 我们很遗憾2016年10月份和近期分别在埃斯康迪达铜矿和古涅拉河畔煤矿(Goonyella Riverside)各发生了一例人员伤亡事故。
· 2017财年,必和必拓可分配利润为59亿美元,当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03亿美元,当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55%,当期资本回报率10%(税后)。
· 2017财年,集团因生产效率的提升所带来的收益达13亿美元,完成既定目标。在过去五年期间,集团通过生产效率提升实现的累计收益超过120亿美元。我们预计在2019财年末,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为集团再带来20亿美元的收益,并记入下一年度。
· 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强劲的经营业绩和资本效率的持续提升,集团当期实现了168亿美元的经营净现金流,和126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
· 集团专注于高资本效率的挖潜项目,和更具灵活性的美国陆上业务计划,当期资本及勘探支出减少32%到52亿美元。
· 我们预计集团2018财年资本及勘探支出将增加至69亿美元,并继续专注于低风险高回报的挖潜项目,例如继续推进Mad Dog二期项目、Spence铜矿扩展项目和陆续增加美国陆上石油的钻探活动。
· 根据集团资本配置计划,我们预计在2019财年和2020财年的资本及勘探支出将保持在每年80亿美元以下。
· 我们强化了集团资产负债表,净负债降至163亿美元,反映了集团当期产生的强劲自由现金流。
· 董事会决定从自由现金流中支付每股43美分的期末股息。2017财年集团派发的总股息为44亿美元,即在50%最低派息额政策之上的额外派息共11亿美元。
· 在石油方面,继本月在墨西哥湾Wildling-2项目的多个地层中发现石油后,我们在该地区的勘探取得了积极成果。
· 集团已经决定将美国陆上资产划定为非核心资产,并正在积极寻求以合适价值退出该业务。同时,集团将完成试井、资产互换以及评估中游解决方案,以提高自身勘探区的价值、盈利性和适销性。
· 在巴西,萨马科(Samarco)溃坝事故后的社区重建和环境修复方案正在稳步进行并取得了良好进展。
财年(截至6月30日) |
2017年 |
2016年 |
变化 |
经营利润/(损失) |
11,753 |
(6,235) |
n/a |
可分配利润/(损失) |
5,890 |
(6,385) |
n/a |
每股基本收益/(损失)(美分) |
110.7 |
(120.0) |
n/a |
每股股息(美分) |
83.0 |
30.0 |
177% |
经营净现金流 |
16,804 |
10,625 |
58% |
资本及勘探支出 |
5,220 |
7,711 |
(32)% |
净负债 |
16,321 |
26,102 |
(37)% |
当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
20,296 |
12,340 |
64% |
当期息税前利润 (EBIT) |
12,389 |
3,469 |
257% |
当期可分配利润 |
6,732 |
1,215 |
454% |
当期每股基本收益(美分) |
126.5 |
22.8 |
455% |
必和必拓董事长聂思捷(Jac Nasser)表示:“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大幅改善集团的资本回报率,以及提高长期股东价值。
我们将集团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了超过40%,并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累计收益超过120亿美元。集团的资本配置框架让我们能够在处于经济周期波谷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而处于周期波峰时也能坚持严格有序的经营。我们现在专注于低成本高回报的挖潜项目,从而使我们能够将资本支出减少70%以上。我们强化了资产负债表,修改了股息政策,从而确保在较为波动的市场环境下能够稳定且灵活地创造价值,从而提高股东回报。我们还重构了资产组合,使我们能够专注于经营大规模、长生命周期、低成本的上游高质量资产,从而确保我们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虽然我将于本月底辞去必和必拓董事长一职,但我深信,凭借上述坚实的基础、可靠的战略布局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必和必拓未来可期。业务和资产的长期发展前景都保持乐观。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麦安哲(Andrew Mackenzie)表示:“本财年是表现十分强劲的一年。自由现金流达到了126亿美元,创历史第二佳绩。这些现金帮助我们减少了近100亿美元的净负债,并创造了44亿美元股息的股东回报。得益于集团一级资产组合生产效率的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我们将集团资本回报率提升到10%。
我们预计这一强劲势头将延续至2018财年,实现7%的产量增长以及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在现金流管理、资本支出和价值创造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定会让我们在2022财年之前实现资本回报率的显著提升。”
展望
经济展望
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接近3%至3.5%这一预期范围的上限。尽管政治不确定性依旧存在,但今年的国际贸易市场状况有所改善。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预计会于2018财年略有放缓,但仍会处于官方设定的6.5%至7%的目标区间。我们预计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的增速将有所下降,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仍将继续在深化改革和稳定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行供给侧改革,并出台更多措施来改善负债过度领域的资产负债表。从长远来看,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资本市场的成熟,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减速。中国经济结构将持续再平衡调整,由工业主导型的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经济增长动能也将由投资和出口逐步转向消费。
从中期来看,美国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基础设施再投资以及税务改革进展缓慢,货币状况预计也会进一步收紧。在欧洲和日本,由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已达到极限,外加公共部门财政异常紧张,中期来看,任何刺激经济增长的利好因素都将来自于外部需求。印度经济正处于健康增长态势。同时,2017财年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支撑了资源出口型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
大宗商品走势展望
原油市场
2017财年原油价格总体走高。自2008年以来OPEC首次发布减产协议,并与非OPEC成员的产油大国达成合作。然而,原油库存量、受到豁免的OPEC成员国的增产,以及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在2017财年底还将不断攀升等问题还是会为国际原油市场带来一些困扰。预测显示,国际原油市场会在短期内处于平衡状态。而OPEC战略、美国原油供应量以及美国页岩油成本都会是导致短期到中期国际原油市场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鉴于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原油需求量,以及资产产量的自然递减规律,因此从长期来看,国际原油市场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尽管暖冬气候导致的取暖需求减弱,但由于大量的电力需求、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产量的同比减少,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在2017财年依然坚挺。尽管供应前景存在风险,但是库存量的下降与强劲的市场需求会在短期内支撑较高的价格。从长期来看,强劲的需求增长和资产产量的自然递减规律将刺激市场对新供给的投资。然而,低成本供应充裕可能会缓和价格通胀的程度。
铜矿市场
由于多座大型铜矿山生产中断,以及中国终端需求保持稳健增长,2017财年下半年铜价出现上涨。从短期来看,已投产项目的产量增加,伴随废铜供应量的增加,将足以满足铜需求的稳步增长。从长期来看,需求增长将保持稳健,预计会在下一个十年初期出现供给缺口。与此同时,铜矿品位的下降、成本的上升、水资源的限制以及高质量开发机会的匮乏,都需要通过提高铜价来吸引足够的投资,从而平衡市场。
铁矿石市场
得益于中国钢铁市场的复苏以及新兴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2017财年全球钢铁产量增长有所恢复。中国钢铁需求的增长以及政府推行的去产能任务将会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改进企业的盈利状况。我们对中国钢铁长期需求量的看法一直没有变,即年均增长率约为1%,并将会于2020年代中期左右达到峰值。全球其它地区的经济在停滞多年后也在持续复苏。从长期来看,全球钢铁市场将会小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印度和其它人口众多的新兴市场的需求量增长。
铁矿石价格在2017财年出现上涨。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中国生铁产量的增加,以及钢铁利润率提升和焦炭价格高企带来的对高品位铁矿石的青睐。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以及一些非传统出产国的海运供给继续增加。从中长期来看,已投产项目将进一步加大产量,而且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去瓶颈所实现的产量增加有可能会令成本曲线进一步扁平化。
冶金煤市场
由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以及中国和昆士兰的多雨天气等因素驱动,冶金煤价格在2017财年上半年显著上涨。中国供给侧改革对于煤炭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虽然该政策未来的具体实施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中国高炉产能预计将进一步向更具竞争力的沿海地区集中,这将令海运冶金煤需求增长超过生铁的总需求量。长期来看,诸如印度等新兴市场有望支撑海运需求的增长,同时高质量冶金煤将继续为钢铁企业带来更大的使用价值。
钾肥市场
2017年,钾肥市场将保持强劲的需求,从而有力地支撑了其市场价格。现有资源较高的利用率以及额外的绿地供给将会在短期内抑制价格通胀。从长期来看,我们预计钾肥市场的年需求增速将维持在2%至3%之间,并且到本世纪20年代中叶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注释:
[1] 预测不等于实际业绩或收益,本文不构成公司对未来业绩或收益的保证。